合肥能否成为旅游城?央广网安徽频道年终专稿聚焦这座城市
年关将至,中央电视台安徽频道选定合肥作为今年年终特稿的报道对象。我们曾经在一份报告中提到,“合肥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经济的典型案例”。今天,我们愿意继续关注这座城市,不仅是为了呼应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大经济”“研究”,也是为了关注安徽的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我们愿意用自己的笔来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研究报告一共有三篇,今天发表的一篇是:《合肥能否成为“旅游城市”?》。
编者注
合肥被确定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提出了许多新命题。希望我们的报道能够像涓涓细流一样,汇成推动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力量。之中。
合肥巢湖岸线(王斌 摄)
安徽素有“旅游大省”之称。南有天下第一奇山黄山,“黄山不值一观”;北有古代思想家老子的故乡“老子甲天下”的亳州,还有池州、安庆、宣城。 ……山清水秀,真是“这里风景最好”。
省会合肥如何在全省旅游整体发展格局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旅游业对合肥有多重要?
去年9月7日,合肥市旅游发展大会吹响了振兴旅游业的新号角。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指出,近年来,合肥旅游产业呈现总量快速增长、地位日益凸显、实力大幅增强的特点。基础扎实,业态不断创新,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实惠。从把握旅游发展新趋势出发,要“努力把合肥建设成为国内外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和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
合肥巢湖湿地(丁月梅 摄)
次日,合肥市委、市政府发文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为该市重要支柱产业。到2020年,接待游客1.5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00亿元。
如今,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合肥的旅游业正期待再上新台阶。
创新城市和旅游,
关系有多密切?
在合肥,创新旗帜高高飘扬。
难道创新之城与旅游密切相关?
答案是肯定的。
旅游一定是合肥“创新”名片擦得更亮的臂膀。
短短十年时间,合肥在省会城市经济总量排名中实现了“八级跃升”。
合肥新能源汽车生产线
不难发现,世界上所有的大都市一定都是旅游大城市;所有创新城市都必须是旅游目的地城市。更不用说纽约、柏林、伦敦等西方发达的大城市了;中国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也不例外。
深圳等新兴城市科技创新走在前列,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人们越来越发现,人是城市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DNA。
近年来,各创新型城市纷纷发起“为人之战”,其提出的条件也一步步提高。大多打着“宜居宜业”的口号。 “宜居”自然意味着“适宜出行”。
“哈佛八剑客”落户合肥的故事被无数次提及,感动了无数人。
在他们做出能够影响自己一生的选择之前,合肥的科研环境并不比国外逊色,科学岛的绿枝也一定是拨动他们心弦的那根弦。
我们说万物都有生命周期,城市也不例外。如何防止这座城市在二十年、五十年的辉煌之后像流水一样枯竭,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是重要来源。它可以引入多种因素的投入,激发多种活力的锻造。
京东方8.5代线鸟瞰图
很多人在回忆美国制造业的衰落时,不可避免地会提到底特律。这座典型的工矿城市经历了工业时代的喧嚣,然后转向了相反的方向。表面原因是制造业衰退,实际原因是城市“单一”。相反,德国鲁尔工业区及时转型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遗产旅游胜地。与此同时,其轻工业也得到发展。时至今日,它仍然是许多新兴城市虚心学习、进步的榜样。
当合肥喊出“湖城名城创新高地”的响亮口号时,说明这座城市已经权衡了“大湖”和大湖背后的旅游经济的分量。
如何拉长“第三产业”短板
岁末年初,各家媒体热衷评选的城市名单纷纷出炉。一二线之争,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旅游“面子”的争夺。
渡江战役纪念馆
合肥已成为“世界级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国家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合肥的地位不断提升。
与长三角另外两个省会城市南京、杭州相比,合肥的“短板”是什么?
不乏工业、新兴产业。近年来,合肥制造业不断“追赶”,与南京、杭州的差距明显缩小。
但第三产业是短时期内难以消除的短板。今年1-9月,合肥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84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附近的南京、杭州价值分别为5740.7亿元、6085亿元。数字上存在明显差距。
2017年,合肥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7%,提高0.7个百分点,也低于51.6%的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产业的短板在很大程度上必须靠旅游业来补强。
G20杭州峰会后,网络上掀起了“恨不得又成为杭州人”的感叹。张艺谋导演的《最怀杭州》把西湖装点得如诗如画,又何愁不“红”呢?可以说,G20杭州峰会带来的旅游热潮,助推了杭州新一轮繁荣。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来不乏旅游主题。
合肥经济总量的突然崛起,对于城市旅游来说是一大“好事”。
2017年,合肥接待国内游客1.1亿人次。该市拟在未来三年内建设100个旅游景区。到202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以上。
文峰塔雪景
可以说,旅游既是城市的“入口”,又是城市新经济的“出口”。
瑶海是合肥一座典型的老城区。在筹划推进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时,我们面临着传统批发市场如何生存的艰难抉择。瑶海有大小批发市场38个。如果拆了肯定不行。赶走了店铺,赶走了人气。
瑶海区正在努力将传统商圈打造成“商业+旅游”一体化的新项目。安徽服装街,位于合肥火车站人口密集区,以前主要是服装批发市场。电商冲击下,转型势在必行。瑶海拟打造集服装设计、时尚活动等为一体的“安徽时尚街区”,一街5500家商户将被“改造”。而“安徽国际汽车城”、“安徽美食街”……新的文旅天地也即将涌现。
“旅游+”必将“增添”新前景。
江淮文化、
这是一篇多大的文章
体现江淮民居建筑元素的岭南城镇、小城镇闲置民房改造利用项目实景图。
蜀山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彭兆耀今年开春以来一直在忙着一件事: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起源”文化征集和论证工作合肥”。
旅游总是与文化相伴。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总是显得缺少一点“灵魂”。
谈起徽文化,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徽派、徽派”。仔细一看,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四个字不如合肥那么重要。
由于合肥地处长江以北、江淮分水岭,长期以来合肥给人一种“不东不西”、“一无所有”的错觉。
蜀山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规划图
彭昭耀表示,在建设蜀山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时,我们一开始也遇到了以下问题:什么地域文化风格?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建造一组白墙、黑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群,这似乎最能代表安徽的风景。但最终该区选择了一条虽然艰难但现在看来是正确的道路。
该区召集安徽省文史博物馆馆长戴建、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周怀玉、合肥地方史学会副会长马齐等专家学者进行发掘并就“江淮民居”的建筑风格等一系列话题进行了讨论。
专家学者通过对南岗镇唐岗、石鼓墩遗址的研究发现,合肥地区自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就有古人类活动,其居住的房屋与古城一脉相承。近代江淮民居风格。
曹操河现状真实图
今年5月底,央视《乡村振兴路上》大型采访活动深入蜀山。蜀山区委书记葛斌现场向记者讲解了江淮民居的久经考验的特色:“硬山、半马、青砖、白缝小院”。葛斌说,徽派建筑有明显的山墙特征和高高的马头墙。相反,江淮民居则有明显的山墙特征和低矮的马头墙。
当时,该区正在规划岭南小城镇和大城镇改造,以蜀山区小庙镇将军岭项目为亮点,实施段冲村江淮流域景观和曹操河遗址公园建设,覆盖面积18平方公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合肥”这个名字源于将军岭。南北朝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夏水汹涌,‘石’与‘非’合,故名‘合肥’”。这里的“石”指的是“南淝河”,古称“石水”。现流经合肥市区,流入巢湖; “淝”指“东淝河”,向西北流经寿春,在正阳泾汇入淮河。名副其实的“合肥之源”。
曾任安徽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的安徽省统战部副部长万一学撰写的《合肥之约》文章引起巨大反响。他指出,多条淝水河流汇合并返回合肥。该藏品充分说明了“合肥是南北咽喉,风水和谐汇聚英才之地,也是整个江淮交汇之地”。
如今的蜀山小庙镇,还保留着三国时代的古运河遗迹——曹操河。相传,曹操修建这条河,连接长江、淮河,以方便物资运输和引水灌溉。
为保护“合肥源运河遗址”,蜀山区提出“保存乡情、保存乡村为先”和打造“梦想合肥”的理念,尽力保护地形地貌保留了江淮流域的肌理和风貌。 。
岭南大小城镇江淮住宅改造工程
年底,利用村民闲置房屋改造的岭南大小城镇示范点已全部竣工,但蜀山以“合肥之源、古城遗存”的步伐,描绘出江淮文化旅游新景象。运河”一刻也没有停止。
蜀山的实践拓展了“徽派、徽派”的界限,给人一种“美丽”的惊喜。
其实江淮文化是一篇值得写的大文章,从巢湖文化、崂山岛、文峰塔、中庙,到巢湖美食。
有了文化底蕴,合肥旅游就有了昂首挺胸的真正资本。
南淝河一线,
它会是现代版的乌镇吗?
与同名“江南水乡”的杭州、苏州、无锡相比,合肥总有一些人“抱怨”合肥缺了点东西。是不是“烟雨蒙蒙”、“小桥流水”的意境呢?
俗话说:“智者爱水”。水给城市带来了灵动感。
将800里的巢湖纳入合肥市,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横跨南淝河的高铁大桥
万一学在《合肥的承诺》中说,“一城抱一大湖,如此大规模的布局,举世无双”。合肥正依托巢湖打造生态、运动、休闲等一系列旅游新业态。
当我们再次眯起眼睛,回到合肥市区,仔细寻找水道时,其实我们会感叹,“蓦然回首,‘水’就在灯火阑珊处。”
上个世纪,从江苏昆山周庄出发,“水乡旅游”轰动江南。抵达浙江嘉兴乌镇,“乌鹏船”赶上了乌镇戏剧节和世界互联网大会。 “海浪声”越来越惊人。江南水乡终于觉得名不虚传了。
但事实上,那句流传千年的说法是“来苏州,大家都睡在江边,古宫闲地少,水巷桥多”。主要指苏州城内的风景,而不是乡村。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州、杭州早已步入现代化生活,城市的水巷已被高楼大厦和道路所取代。回忆“全家人在河边休息”的景色,这是去远离城市的小镇的必由之路。
南淝河穿城而过
但现在,如果要展现市区“人人靠河”、蜿蜒数里的长景,或许只有合肥能大声说“是!”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70年,合肥就有了水运的历史。水道南接巢湖与长江,北接瓦部湖与淮河,南北湖纵贯合肥。到西汉时,合肥已出现“舟过县桥或抵县衙”的景象。南宋时期,城内外水网连通,形成船只直达城内的热闹景象。
毫无疑问,水运形成了合肥的雏形,形成了这座城市原有的文化基因。
如今,合肥内外交通发达,但作为合肥的母亲河,70公里长的南淝河连接江海,具有贯穿全城的文化、历史和现实意义。
瑶湾设计效果图
现在位于合肥地铁1、2号线交汇处的大东门、坝上街、牡丹街一带,曾经是合肥商业文化的发祥地。由于靠近淝水,商贾云集。现在,它有望成为一座新城市。呈现特色商业形式。
位于南淝河畔的合肥钢铁厂旧址一段,目前正在建设“国家级”合肥钢铁厂工业遗产旅游项目。这里的河流最宽达到整个城市流域的267米。按照规划,将拓宽至400米,形成东部新中心“姚湾”,建设滑板公园、庆典广场、水上运动场馆。从这里乘坐游艇沿着南淝河直达巢湖。
如果选择住在南淝河两岸,微风徐徐,水面平静,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大家都在河上休息”的情怀。
去哈佛,
为什么不去科学岛呢?
科学岛
百度称,每年有30至5000万人访问哈佛大学,美国所有常春藤盟校均对外开放。
近年来,中国学生寒暑假赴美国名校参加夏令营等短期游学已达到高潮。
希望孩子成功的家长会花费数万美元让孩子了解美国名校的历史和文化,希望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见识。
今天我们推荐的是“合肥科学岛一日游”。
合肥有一座三面环水、绿树成荫的小岛。位于蜀山湖畔的东圃岛上,面积2.65平方公里。 2017年3月28日,被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评选为“中国首批海岛”之一。 “十大科技旅游基地”,它就是著名的“科学岛”。
科学岛景观
“科学岛”的实际名称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在合肥建立的综合性重点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从哈佛大学到合肥科学岛,强磁场的吸引力是不需要测量的。”从2009年开始,在美国博士后王俊峰的带领下,8年时间里,美国哈佛医学院的8名博士后陆续回国,扎根合肥科学岛。专注前沿科学研究。
“哈佛八剑客”的故事,其实能够激励孩子们攀登科学高峰,报效祖国的决心。
岛上有五座科研大楼一字排开。在这里,孩子们随时都会感受到浓郁的科学氛围。
2017年12月8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安徽新华出版集团共建的“科技研究教育基地”也落户科学岛。它依托科学岛上的科普资源,以科学家报告、多种正规科技经验为载体,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科学岛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如果觉得科研成果太深奥难懂,还可以去岛上的合肥现代科技馆感受科普的魅力,包括智能时代、能源世界、光学世界、材料世界等。世界、磁力魅力、现代农业示范技术、葛廷燧院士纪念馆8个展厅充分展示科技之美。
科教资源要成为合肥美丽的旅游胜地,与这座创新型城市相得益彰、相得益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的54所大学,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名校,也能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以丰富多彩的学术和季节景观向无数年轻人敞开心扉。 。
年轻人是城市旅游的主力军。来听听他们的歌声吧:
合肥旅游,合肥旅游
李福宝寺我去过很多次了。
大蜀山的风景真美
渴了就来一杯巢湖水
我悄悄地打开了我的心扉
拥有一个真的很让人陶醉
流,流向东方和南方。
这就是我的“梦合肥”
你也忍不住流泪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5月26日合肥召开市区巡游出租车运价调整听证会详情梳理
5月26日上午, 合肥市召开市区巡游出租车 运价调整和定价机制改革听证会。 此次拟调整的运价有何变化? 拟调整的定价机制有何亮点? 记者进行了梳理。 变 关键词 运...
-
融创聚焦城市核心,合肥天鹅湖引领国际化都市未来发展走向
城市的规划和建造 决定着它未来的走向 城市未来的可能性 关乎营造的所在 关乎远见的所在 融创是城市建设参与者。长期以来。其在全国及区域布局。都聚焦于核心城市的核心地...
-
New Years Day新年新气象:iPhone7手机、江店香港花园套房、前四后八自卸车等出售与出租信息
New Year's Day 新年新气象 命运或许会很晦暗,人生也或许会有多次颠踬,然而总会有摆渡的船存在,并且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出售 iPhone7...
-
桐城路合肥:承载城市记忆的百年老街与文化风景线
城市的记忆会通过不同的事物呈现出来, 一栋建筑,一份美食,一个巷子亦或是 一条熟悉的道路…… 图 | 桐城路现状 [id_301303697] 合肥 “ 桐城路 [...
-
合肥市启动巢湖流域防汛应急1级响应 安徽多地遭遇暴雨灾害已致27人死亡
合肥市在今天下午 17 点 10 分召开了抗洪抢险工作会议。市长张庆军宣布,将在今天 18 时启动合肥市巢湖流域防汛应急 1 级别的响应。 合肥的雨还一直在下 而且...